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3|回复: 0

梁凤仪奇迹般让两任丈夫成为好友,财女的一生却有3个遗憾

[复制链接]

1954

主题

1

回帖

6141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141
发表于 2025-1-7 10:03: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什么是爱情?

女作家梁凤仪认为:有选择的情况之下,仍然挑选对方,这就是爱情。精神上永远不离不弃、舍不得在脑海里删除对方、舍不得在心上遗忘对方,这就是爱情。

梁凤仪常被读者拿来与亦舒比较,相同的是,两人是同一时期的香港才女;不同的是,亦舒笔下的女子狡黠华丽,常常像猫一样善走捷径,而梁凤仪笔下的女子世俗,有烟火味,虽然有时权衡交易,妥协迁就,但骨子里总是铮铮的硬气。

一句话总结,梁凤仪笔下的女子,外在圆融,内在硬气。

而身兼作家、富商、女性三张标签的梁凤仪,她的故事比她笔下的小说更跌宕起伏。



01 有凤来仪

1949年1月17日,梁凤仪出生于香港,是家中的独女。父母将女儿视若掌上明珠,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凤仪,有凤来仪。

当时,梁家家境殷实,父母对女儿的教育非常上心,而且独特。梁凤仪10岁开始,父亲就常常带她去参加工商界的餐舞会等社交活动,从小耳濡目染商界上的人际往来和风云变幻。

正是从小见识的积累,眼界的开阔,为她以后的小说创作奠定了基础。

14岁那年,父亲的黄金股票生意一落千丈,自此梁家家道中落。梁凤仪第一次亲身体验到商场的残酷,这段经历后来也被她写进了自己的小说中。

1966年,还在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就读的梁凤仪,其写作天赋被香港一家电视台看中,约请她兼职写剧本,一个星期80块港币,一个月就有320块港币。

后来梁凤仪笑着说:“那时候我就比较富裕了。当时大学毕业生的月薪最高也就八百块,而我每个月赚的钱已经超过八百块了。”

1972年,23岁的梁凤仪随丈夫何文汇远赴英国伦敦,家庭主妇是正职,同时半工半读。

两年后,何文汇赴美国任教,梁凤仪随行。为了解决谋生问题,她开始为电视台写剧本,总共写了60个电视剧本,写作能力惊人。



回到香港后,梁凤仪的第一个工作依然是做电视台的编剧,但因性格问题,她觉得自己与影视圈的工作环境不协调,萌发了做生意的念头。

她想到的创业项目是“引进菲律宾女佣”,做家庭服务,创办了香港首间菲佣介绍所。起初,这个想法让父母很难过,女儿留过学,是香港中文大学硕士学位,到头来是给人家介绍菲佣。再看看她的同学们,不是政府官员就是商界强人。

但梁凤仪认准了这个行业,觉得菲佣市场很有发展前景。事实证明,梁凤仪是对的,半年后她用赚的钱买了第一辆奔驰。另一方面也证明,梁凤仪很有商业头脑。

在商场上奋力打拼的梁凤仪,也没有放弃写作。她从1986年开始以业余身份为香港报章撰写专栏,1989年起开始写言情小说,并以商业的方式将自己的作品大规模推广出去,90年代中期产生了所谓的“梁凤仪现象”。

毋庸置疑,梁凤仪成了香港商界和出版界事业有成的女强人。

梁凤仪的第一部小说是《尽在不言中》,从1989年到2006年,她每月起码出版一本财经小说或散文,非常高产。



她的很多作品被搬上荧幕,电影有《昨夜长风》、《我要活下去》、《拥抱朝阳》、《冲上九重天》;电视剧有《花帜》、《红尘无泪》、《裸情恨》、《豪门惊梦》、《大家族》、《世纪末的童话》、《金融大风暴》、《女人本色》、《无情海峡有情天》、《风雨香江》。

2013年底,梁凤仪推了众多事务,一个人“躲在”加拿大,用44天写出了20多万字的系列小说《我们的故事》中的第一本——《乱世佳人》。

梁凤仪最厉害的是,即使家里有一大堆客人在跳舞、打麻将,她依然可以专心写作,丝毫不会被打扰,但只有一个要求,不要被电话打断。更令人惊讶的是,100多部作品,可谓是浩大的工程,可她都是用手写的,不肯用电脑。

在事业和文学创作上,梁凤仪获得了双丰收,她的成功让我们看到:胜利属于善待生活,自强不息、努力奋斗者。

02 奇迹:让两任丈夫成为好友

梁凤仪第一任丈夫是何文汇,才学修养极好,梁凤仪很多小说的封面题字,都出自何文汇之手。

两人结婚后,何文汇要去英国读博,梁凤仪放弃电视台的工作,去当陪读太太,买菜做饭,过着家庭主妇的生活,夫唱妇随,日子过得简单。

后来随丈夫去了美国,补贴家用又开始写剧本。再后来,香港电视圈的朋友一再邀请,27岁的梁凤仪回到香港,进入电视台当编剧和制作人。再后来干了一件令所有人看来匪夷所思的事:成立碧利菲佣介绍公司,把家政领域最专业的菲佣带进众多香港家庭。

梁凤仪成了商界的新锐焦点,她的商业智慧和市场眼光,获得新鸿基老板冯景禧的赏识,邀请她去工作。凭借勤奋和努力,她博得“股票大王”称号。

商场得意,婚姻却面临考验,女人在“兼顾事业与家庭”上常常力不从心。梁凤仪也没能免俗。

何文汇在美国任教,梁凤仪在香港奋战,分居带来的疏离让感情降温。

当时的梁凤仪,辞掉高管职位,陪丈夫从美国到加拿大,想挽回婚姻,但疏离后的感情就像隔夜的茶,再怎么努力也不是原来的味了。

“人生若只如初见”多好,但婚姻不是万年标本,充满了很多不确定性,谁又能永远只如初见呢?



离婚时,两人坦然且冷静,没有任何撕扯与不体面。“君子式分手”,让两人离婚后依然是朋友,像亲人一样。

这次失败的婚姻,给梁凤仪很大打击,失落、消沉,24小时全天候悲哀。但悲哀想通后,她勇敢地站起来,毕竟孑然一身后,没有自己的事业是可怕的。

回忆这段悲伤时,梁凤仪劝诫年轻人,“千万不要全职做悲哀的事情,不要失恋了去听一些悲哀的歌曲,去看一些让人落泪的电影,这样子死定了。你应该让自己工作20小时,悲哀很快就过去了。”

梁凤仪的第二次婚姻,是幸福的,那年她46岁。第二任丈夫叫黄宜弘,是香港联合交易所董事会副主席、法学和计算机双料博士。

梁凤仪笑说,她第一次见到这位赫赫有名的男人时,觉得“最恐怖的是他的胡子,像猫王一样和时代脱节。不过我对他印象蛮好,因为他的确风度翩翩。”而黄宜弘,当初被梁凤仪不加修饰的自然外表所吸引。

两人在工作中慢慢熟悉,认识了10年才结婚。而黄宜弘那把心爱的蓄了多年的大胡子,为了让梁凤仪忍痛剃掉了,这个细节让梁凤仪非常感动。



一次采访,女记者问梁凤仪:他剃掉胡子您就感动了,是不是太单纯啊?

梁凤仪笑着答道:“牺牲有轻有重,但一个男人肯为你牺牲他心爱的东西,就说明你在他心里的重要啊。”

爱情里并不是只需要好听的甜言蜜语,更需要行动和付出。一个男人如果真的爱上一个女人,他会愿意为她做很多事,为了女人的快乐和需求,他宁肯“牺牲”自己心爱的东西也心甘情愿。

半路夫妻总是绕不开前任的阴影,有的人反目,有的人形同陌路,能够相安无事就算很不错了。

但到了梁凤仪这里,好似被施了魔法。她跟前任不仅还能做朋友,前任和现任丈夫还成了惺惺相惜的好友。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梁凤仪和黄宜弘结婚后,俩人分别将家产赠予了各自的前夫前妻。

谁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梁凤仪在家庭和事业之间游刃有余,她的经历也像她的小说一样充满了传奇。



03 梁凤仪的三大遗憾

无论是写作还是经商,梁凤仪都称得上是“十全十美”,现在婚姻生活和睦,事业有成,身边围绕着简单的幸福。

尽管如此,她总觉得自己的人生有三大遗憾:

一是父母早逝,事业辉煌时,他们早已离她而去,未能亲眼看到女儿的成功,这是最大的遗憾;

二是有过一次失败的婚姻;

三是她结婚以后一直无法生育。

作为一个女人,一生中不能真正体味做母亲的滋味,让梁凤仪很难过。她也曾为此努力过,先后人工助孕了7次,但最后依然没能成功。

还好这个遗憾以另一种方式弥补,黄宜弘的3个儿子和梁凤仪相处融洽,视她如同亲妈,对她很孝顺。

梁凤仪出版了100多部作品,销量超千万本,身兼大概20个社会职务……这么多的光环,她却更喜欢家常日子,在作家、商人、家庭主妇三个角色里,她坦言她最喜欢“家庭主妇”的身份。

就像梁凤仪自己说的:“女人知道自己的生命的主人是谁,这一点很重要。”她是位乘风破浪的传奇女性,永远活在大时代里,在时代的浪尖上起舞。



— end —

作者:@晨曦的温暖,热爱生活,用真诚的文字温暖你我,欢迎转发、留言、点赞,你的支持是我一直写作的动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八字不合 ( 沪ICP备2021007399号-4 )

返回顶部
x

手机浏览器扫描下载 八字不合APP版

GMT+8, 2025-5-5 04:51 , Processed in 0.08031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