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一个职场妈妈,
都欠孩子一个对不起?
最近有个歧视职场妈妈的广告语引来了广泛热议。
就在这周三,网曝品牌名为半盒田的挂耳咖啡包上赫然出现一行标语——
「每一个职场妈妈都欠孩子一句对不起。」
被曝光后,网上骂声一片。
尤其这位名叫柠檬姐姐的网友的留言,说出了广大妈妈们的心声——
这波回应,堪称年度「无效解释」第一名,话题留言区被点赞置顶第一的回复充分说明了问题的所在——
从回应来看,还是有很多人认为,育儿主要是妈妈的事,因为工作耽误陪孩子,就是妈妈的问题,对不起孩子。
这些是看得见的整个社会依然存在的偏见,今天我们想说说那些没有被看见的更隐秘的偏见。
有个视频的情节,让我印象深刻。
妻子在准备给孩子换尿布的时候,临时接到了客户的电话,就拜托丈夫搭把手来给孩子换下尿布。
等她速战速决搞定电话那头的客户,一回到房间,丈夫就略显不耐烦地把孩子往她怀里一塞,说「尿布换好了」。
妻子抱紧孩子,很自然地说了声「谢谢」。
但突然她又下意识地觉察到了一些不对劲,惊讶于自己的脱口而出。
你发现了吗?躲在社会偏见之后,那些不被看见、最深、最隐秘、最难改变的偏见,是我们自己习惯了偏见。
在很多个瞬间,职场妈妈们其实都会在心里和自己的孩子说「对不起」——
孩子突然发高烧,自己有个大项目要收尾不得不加班,只能让老人先在医院陪着的时候;
自己为了晋升忙到昏天暗地,接到老师反馈「孩子最近成绩下滑厉害」,身边人不经意说了一句「父母陪得太少了」的时候;
朋友赛丽说直到现在她都觉得对孩子有亏欠。
孩子三四岁的时候,也是她工作最忙的时候,她把孩子交给父母来带,结果父母一会没看住,小孩手就卡进了隔壁邻居家的织布机,当场就断了。虽然后来通过手术,手指被接回去了,但她一想到孩子经历过的痛苦,内心的愧疚感就压都压不住。
虽然整个社会语境已经倾向于消解掉对职场妈妈的道德绑架和歧视, 但真正可怕的PUA,其实是妈妈们对自我的PUA。
所谓「神圣的母爱」源于
我们是被激素控制的群体
除了自己习惯了偏见之外,容易因为孩子的事产生愧疚情绪,也是由我们的激素决定的,妈妈跟孩子之间的联结天生就比爸爸强。
在我们生孩子的瞬间,身体会分泌一种叫本体胺的激素,这种激素会让我们和孩子建立起一种最亲密无间的情感链接。
在生完孩子的前三个月中,由于本体胺的分泌,所有与孩子相关的东西都会自动进入妈妈认知的第一优先级排序中。
我的老板崔璀分享过自己刚生完孩子时候的状态——
「那个时候我还在休产假,一堆同事来看我,大家在客厅聊天,忽然我听到有孩子的哭声,转身冲进卧室,同事形容『崔璀一转眼就消失了,而我们没有听到任何声音』。」
都说母爱伟大,其实我们是被激素控制的群体。
而这种和孩子之间亲密无间的链接在后续的养育中会一直存在,马伊琍在一档节目里分享过自己当妈后的体验,因为要回家带娃睡觉,所以会提前和剧组做好时间的限制,最晚不能超过11点。
在她看来,孩子小的时候,就是和妈妈有更多的依恋,她就愿意多付出一些。
很多时候,想要家庭和职场平衡,是妈妈们天然的渴求,因为我们放不下孩子,也放不下自己。
职场妈妈=时间贫困+双重焦虑?
而另一方面,职场妈妈的现状却仍然很艰难。
只要在网上搜「职场妈妈」,就会出现两个非常让人难受的词:「时间贫困」和「双重焦虑」。每一个职场妈妈都想要兼顾家庭和事业,却又在无形中处处碰壁,处境艰难。
曾有一个男投资人在一个创投圈的小聚会上说,「我们从来不投女创始人,除非她们是像董明珠董总这样,特别中性的人。」
现场有人跟着附和:「对,如果有女创始人说自己平衡了事业和生活,那一定代表她选择了生活。」
大的创业环境对职场妈妈有更多的考量和评估。
普通的职场环境也有诸多现实的无奈。
有个叫「姚凡妈妈」的伙伴曾经跟Momself说过:
「我们公司特别忙,我每天都在七八个项目中无缝对接,但事情还是有那么多。项目组一次次讨论沟通,会议一个接着一个,就算我连上洗手间、吃饭的时间都压缩了,下班的时间还是只能无限延后,真的特别累。
关键是,姚凡睡觉的时间因为我晚下班,也跟着往后拖,很多时候要到十一点过才能睡。我婆婆跟我说了好多次了,这么小的孩子这么晚睡不好,让我对孩子多上点心,不要以后后悔....情绪也经常崩溃,在家里背着老人孩子痛哭。
我也跟领导提过,想早点下班去陪孩子。领导开始是同意的,但我按标准下班时间早走了几天,其他同事很不满,觉得我要陪孩子,他们也有自己的生活要过,谁都不想加班啊。于是领导又找到我,说,大家毕竟都是一个团队的,你总是早走,影响不太好。不能陪孩子这个问题,你自己克服一下吧。这个问题怎么克服啊?我只能留下来和大家一起工作啊。」
姚凡妈妈最后的留言,显得十分无奈。
她说:「我最近在考虑,是不是要换个清闲点的岗位,或者另外找份工作。只是...这样的话,可能真的就只是找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而已了,这又不是我想要的。」
我们可以做「贪心」的职场妈妈
发现没有?
尽管性别平权已经走到如今这个地步,尽管透露性别偏见的标语会被全网抨击,但父权社会还是会用各种行动言语,给予职场妈妈暗示——
所谓平衡工作与家庭,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伪命题。如果你想突破这场死局,就是你太「贪心」了。
他们让你坚信自己毫无办法,如果有解法,不过是妥协两个字。
可真相绝非如此,我们当然可以「贪心」。
在心理学领域,有一个概念叫做 「社会支持系统」,也叫「社会关系网」。
它代表一个人在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所能获得的来自他人物质精神上的支持,这能帮助自己度过艰难处境。
简单讲,就是当你陷入孤立无援的状态,会有人或有一个地方可以接纳你,分担并稀释你的疲惫。
学会搭建自己的「支持系统」,就是职场妈妈的「贪心法则」。
它首先来源于其他家庭成员,在带孩子这件事上,完全不用一个人扛,我们可以向他们提出需求,只是需要一点点技巧。
崔璀的朋友米小姐,生完孩子之后常常找人哭诉,自己的老公对孩子太不上心了:
「为什么孩子哭了,他还能坐在沙发上看手机?」
「幼儿园老师打电话过来,赶去幼儿园的总是我!」
夫妻俩吵了无数次,对方就是不为所动。后来崔璀给她支了一招。
先计划约老公出来吃顿饭,改变谈话环境和地点,既有仪式感,又能帮助沟通对象放松心情,敞开心扉,避免了日常矛盾的场景复现。
然后用我们经常安利的合作思维,米小姐是这样聊的:
「我马上要升职考核了,最近要多花时间在工作上。希望你每周末能有一整天照顾孩子。
如果我升职就能加薪,宝宝最近新上了很多兴趣班,家里有经济压力,我也想多赚点,帮你分担一下。」
一番沟通后,老公心甘情愿地加入了育儿大军。
先陪了3个周末,带着孩子踢球,滚草坪。米小姐越夸他,他越来劲,也跟宝宝建立了感情:「你别说,我下了班想到要跟儿子玩,还挺高兴的。」
看到这里,可能你会再次陷入低落:「如果我的丈夫就是油盐不进、老人又不在身边,我是不是就没办法建立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了?」
千万别忘了我们自己,我们也可以建立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
最近有一档职场综艺《跃升高阶职场》,里面的职场二胎妈妈八月因为拒绝加班,上了热搜。
她支持自己的方法,就是「有策略地树立工作边界」,平衡自己的工作与生活。
新接到一个工作项目,时间紧,任务急,其他同事表示要通宵干,但八月摆摆手:我不通宵,我从不通宵。
和前面姚凡妈妈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她虽然不熬夜,但习惯早起;并且下班前和团队对齐了工作安排和工作结果,给同事吃了一颗定心丸。
职场妈妈的生活和工作节奏或许和其他人不一样,但通过一些策略,对齐工作安排和结果,仍然可以和团队其它成员对齐工作节奏。
而当她好好生活的时候,工作也受到了「滋养」。
八月从事的是广告行业,节目里,她凭借「不卖冰箱,卖冰箱门」的idea获得了一致好评。她说,她想要卖一个可以尽情开关的牢固的门,这个冰箱门,扛得住你的喜爱。
这份创意的背后,正是她对生活的洞察。
当然,树立工作边界只是自我支持的一个小方法。
如果你因为工作家庭的矛盾身心俱疲,建立一个疏通负面情绪的渠道,也会有帮助。或许是一次「离家出走」,或许是一场雨中漫步,又或许是一个人的观影。
心情的焕新,永远是行动力的开始,我们是有办法的。
只是,比办法更重要的是,我们应当时时刻刻告诉自己,一个妈妈「什么都想要」,没有任何错。
真心的希望,每一个职场妈妈,都能成为敢于「贪心」、并拥有承担欲望的能力的人。
✎
作者, Celine&大桔。本文首发于「Momself」公众号,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全宇宙最酷女性聚焦地,让你有本事不靠谱,ALWAYS有办法 。
- 扫码咨询课程顾问 -
上馨心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是珠三角一家专业从事心理咨询、心理培训、企业EAP、社会公益的综合心理机构。
上馨配备有专业资深的服务团队,拥有心理咨询师、心理测评师、心理培训师、职业测评师、EAP专员等上百位专业人才,专注于每个服务环节、专心于每个服务对象、专业于每个服务项目,为同行业的首选合作机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