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材施教,是最好的教育。
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没有所谓的“模式”,只有根据孩子的特点选择适合他的教育方式。
郑渊洁有两个孩子,但两个孩子产生了两个不同的命运:儿子郑亚旗小学没毕业就回家自学了,而女儿郑亚飞特别喜欢学校,从小成绩优秀,高三毕业时同时被美国六所名牌大学录取,可以说是“超级学霸”。
两个孩子,哪个更优秀?哪个才是郑渊洁家庭教育的最佳成果?
这个不能一概而论。
事实上,两个孩子性格不同,郑渊洁不过是选择了适合每个孩子的教育方式而已,我认为这两个孩子从某种程度上都取得了各自的成功。
第一、连“自学成才”都是遗传的吗?
从家族性来看郑渊洁家的教育,其实挺有意思的,你会发现,其实郑渊洁的爸爸郑洪升也只上了5年的私塾小学,之后靠自学成为华北军政大学、石家庄高级步兵学校哲学教员。
“对郑渊洁的教育以夸为主,犯了错也批评,让他写书面检讨,结果写着写着就成了文章,写得有故事、有情节、有对话,这为郑渊洁后来的写作打下了基础。”郑洪升说。
小学四年级就肄业的郑渊洁,并不喜欢学校的教育环境,他曾经因为写了一篇名叫《早起的虫子被鸟吃》的作文,而与老师发生冲突。
儿子郑亚旗在学校的时光也并不愉快。郑亚旗说,倒不是老师对我怎么样,就是我不适应老师,他们和郑渊洁教我的不太一样。
第二、赏识教育里出来的郑亚旗,并不是“学渣”。
郑亚旗小学六年级毕业之后,郑渊洁专门为他开办了私塾,自编了10部以标准教材为参考,童话主人公皮皮鲁、鲁西西贯穿始终的教材。
在教育方式上,郑渊洁彻底信奉赏识教育。
他认为,人类最本质的东西就是渴望得到同类的欣赏,越是年龄小的人,越希望获得认同,特别希望得到父母的由衷欣赏,欣赏是天才催化剂。
郑亚旗说:“一个人听课,必须认真地听讲、反应、思考,每天上大概3到4个小时左右,其实挺累的,但是这种学习是快乐的,爷俩儿聊天的话题天南海北。”
郑亚旗爱好摄影,不仅创办了个人摄影工作室,也出版了多部个人摄影集。27岁那年,郑亚旗创建了北京皮皮鲁总动员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出任CEO一职。
“郑渊洁从来没有要求自己成为什么样的大人物,但应该是一个自立的人。”郑亚旗认为,自己如今的成就,起码像爸爸期待的那样,成为了一个自立的人。
第三、女儿郑亚飞竟然“啪啪打脸”,成为留美“学霸”。
按照郑渊洁的“家风”,女儿本不该是应试教育里的学霸,但无奈的是,女儿郑亚飞却非常喜欢校园生活,在学校教育中如鱼得水。面对这样的孩子,郑渊洁有什么理由强行把她拉回家上私塾?
顺从她的性格及特点,鼓励并支持她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成才,这才是郑渊洁赏识教育的核心理念。
郑渊洁曾经说:“自己家中大概没有高学历的基因,祖孙三代都没读过初中,后辈中也不太可能出现高学历的孩子。”
但女儿很显然啪啪打他脸了,不过这并不说明郑渊洁的教育理念是错误的,只是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赏识教育,对于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教育方法。
“只要女儿考到了高兴的分数,我就高兴。”这仍然是父亲郑渊洁一贯的作风。
郑渊洁曾说:“欣赏能让孩子长成参天大树, 贬低能让孩子枯萎畸形。”在我看来,无论是儿子郑亚旗,还是女儿郑亚飞,都算是在郑渊洁的欣赏下成长成为了独立自主的参天大树,他的家庭教育是成功的,值得更多家长学习和借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