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又开始了。
因为“S级卡片”送给没有演技的小鲜肉,昨天晚上播出的《演员请就位2》中,李成儒和郭敬明论战的激烈程度,与去年差不多。
郭敬明的表情很难堪。
虽然嘴角留有一抹暗淡微笑。
李成儒依旧雷厉风行,连郭敬明以前说的话都搬出来进行驳斥:
以前郭敬明就说过存在就是合理的,这句话是偷换概念,原文是存在是有原因的。
李成儒之所以这么做在于郭敬明旧事重提。
“你可以不喜欢你不喜欢的东西,但是还是请允许它的存在。”郭敬明把去年用于反对李成儒的话,今年又说了一遍,这才引起进一步争论。
不要有期待。
还是没结果。
收场的是主持人大鹏,他说没有对错。
2、
今年李成儒和郭敬明的论战只能算小场面。
不就是一张S级卡片吗。
去年可是在大方向上论战。
对于《悲伤逆流成河》这种畅销书李成儒“反思”出——这样下去,这一辈人起来以后,他们受到什么教育了。
彼时郭敬明的表情更难堪。
嘴角都是凝重的样子。
之后郭敬明就说了我们熟悉的那句话:请允许它的存在。
其实这件事还有个插曲。
李成儒是后来才知道郭敬明既是作家又是导演又是编剧的。
3、
作家、导演、编剧集于一身,中国除了郭敬明,还有一位非常有名。
他叫韩寒。
韩寒的小说、电影与郭敬明的小说、电影完全是两种风格。
郭敬明的《悲伤逆流成河》虽然讨论的是校园霸凌,但里面充斥着学生恋爱、意外怀孕、不良另类、跳楼自杀等与现实格格不入的元素。
在《演员请就位》第一季上,《悲伤逆流成河》呈现的桥段就是两位高中生在教室里搂搂抱抱还差点亲吻的场景。
《小时代》自不必说,一股子钱味,玛丽苏爆棚。
我是在五年前接触到韩寒的文章,第一感觉是这位少年到底经历了什么,才会写出如此深沉的主题与句子。
16岁的韩寒在《杯中窥人》中写着:
我想到的是人性。
高一退学后写的第一本长篇小说《三重门》满是思考、困惑、与梦想。
20岁出版的《像少年啦飞驰》叛逆、迷茫、感悟交织。
所以。
韩寒的电影总有一种文艺范,我甚至觉得他的电影特别沧桑,《后会无期》是和人生告别的故事。
《乘风破浪》虽然搞笑得不高明,很多人看这部电影味同嚼蜡,但它的“念旧”是我喜欢的。
《飞驰人生》如是。
4、
就像郭敬明创作执着于爱情和青春。
而韩寒喜欢车。
所以他的电影里总会出现车。
“男人不能没有车”这是现在流行的说法。以前也是一样,1982年出生的韩寒回忆起买第一辆车的情景,眉飞色舞。
郭敬明追求精致华丽。
代表作《爵迹》。
先不管剧情怎么样,一众大牌明星帅哥美女确实养眼。
但除了养眼还剩下什么?
韩寒对于自己电影的要求,最重要的一点是:必须是可以让观众想解读的合格片子。
对于自己电影的期许:不负观众不负我。
我觉得韩寒之前拍的几部电影都满足了他的要求和他的期许。
从他的电影不难看出。
韩寒像一个真正的中年人。
他写《平凡之路》时,正在旅途的路上,开头那句“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是以一个中年人的口吻来叙述自己的少年时代。
他说人生就是一个越来越不自由的过程。
5、
郭敬明不喜欢和韩寒做比较。
但他阻挡不了比较。
如果《演员请就位》上出现的是《后会无期》的片段,没有腻歪的小情小爱,也不会被李成儒痛批。
自古以来,就有雅俗之分,而且俗的东西上不了台面。
《红楼梦》里一听说林黛玉要告诉大人说自己看“西厢记”的事情,贾宝玉马上怂得认错,讨好。
叫什么“好妹妹”。
在大人眼中,贾宝玉应该读《中庸》和《大学》,而不是读充满淫词艳曲的《西厢记》,但这阻挡不住贾宝玉的喜欢呀。
《悲伤逆流成河》很受欢迎,这应该就是它存在的理由。
6、
许嵩有一首歌我经常听:《雅俗共赏》。
这就是我对这场两年论战的态度。
论战没有结果,但一定有结论。
“有没有一种生活雅俗共赏,情节起伏跌宕让人向往”真有流量又有演技,这是最好的。
校园恋爱,人之常情,但不能用廉价的笔触,来引起广泛的共鸣。
老是《小时代》不行,“大时代”,该来临了。
当然,是否改变,是个人选择。
千万别陷入自我欣赏:
气韵里居然添了些孤芳自赏,是否每一场美梦醒来都很爽,是否每一次成熟都徒增了业障,比痛和痒更多的是不痛不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