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箱包王国里的中国心
年05月10日 08:52:59
伫立于桐庐商务区的“立山国际”大厦,雄伟壮观。这里是力高控股有限公司的总部。该公司是一家集箱包设计研发制造、自主品牌运营、国际贸易、置业管理、国际物流于一体的国际化集团公司。公司始创于1997年,拥有1个国际化品牌和1个自主品牌,目前在国内拥有7家实业公司,其中4家为专业箱包制造企业,分别位于浙江杭州、安徽、云南等地。主要生产旅行软箱、PC硬箱、电脑包、公文包、背包、女包和钱包。企业拥有员工约12000人,年产箱包约3000万只,年营业额约4亿美元。公司旗下的国际品牌“海格林”箱包在全球3000多家门店出售。
该公司分支机构分布于中国、法国、比利时、美国等国家和地区,是世界多个著名箱包品牌的指定供应商,目前已是世界上最大的箱包生产企业之一。
人们大概很难想象:20年前,这家国际化集团公司的“前身”仅是一个300平米厂房、15台机器、20名员工的箱包加工作坊。让企业实现神奇“蝶变”的,是我县一位农家子弟。他就是省政协委员、市工商联副主席、省民建企业家协会常务副会长、力高控股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长陈晓军。
2018年2月1日,2017年度“风云浙商”颁奖盛典在杭州隆重举行。“风云浙商”评选活动,有“浙江经济界的‘奥斯卡’”之美誉,已经整整走过了15个年头。经过十五年的打造,“风云浙商”品牌,已经成为浙江省乃至全国最具影响力财经人物评选活动之一。是日,2017年度当选的10位浙商领袖依次登台受奖,其中一位就是我县企业家:力高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晓军。当主持人问他企业未来发展目标时,他满怀豪情地回答:“我们力高人的梦想是:打造受人尊敬的百年箱包企业!”
走出桐庐 做大箱包
已过“不惑之年”的陈晓军,是横村镇板头村一位农家子弟。他养过猪,当过外贸业务员。当年吃粗茶淡饭,走在家乡泥土地上的他,内心就拥有了一个创业梦。
1997年,年仅25岁的陈晓军借了3万元钱在横村镇成立了杰马皮塑制品有限公司。当时简陋的厂房里,15台简易缝纫机、20多名员工就是陈晓军的“原始股”。公司创立之初,陈晓军就深谙品质、管理和服务之道,没有电脑车等先进设备,就靠手工裁缝,水准堪与机器媲美。
由于传统产业利润微薄,全靠订单维系,还要控制好成本,没有客户上门,陈晓军就靠自己外出寻找机会;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就靠自己节约成本,尽量不积压库存。
陈晓军满怀激情地开始书写他的创业史。他心思缜密、目光独具,愿景更清晰:“我们要生产出质量最好的箱包!”
心有多大,人生的舞台就有多大!
箱包里,注入他的梦想和匠心!在他的带领下,一群普普通通的“乡间裁缝”,一针一线地制作出了质量水准堪与先进机器设备生产出的产品媲美的箱包!精致的产品,让那些原本对这家“不起眼的小厂”心存疑虑的客户笑逐颜开,他们全都成了陈晓军的老客户,有的还热情地介绍来新客户。不知不觉间,陈晓军手中的订单越来越多!
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者。
2001年,台中立山股份有限公司来内地寻觅合作伙伴,得知这消息,陈晓军主动上门表达了“攀亲”的愿望。当时这家实力雄厚的台企,可选择的合作伙伴排成了长队。这些企业在人才、技术、财力方面各占优势,与之相比,陈晓军的“杰马”箱包企业,确实显得有点“寒酸”。
出乎意料的是,台企老板经过细致考察后,却把“橄榄枝”毅然递给了陈晓军。老板说,“杰马”硬件设施虽然简陋,产品质量却属一流。能在这样简陋的条件下,生产出这样细致精美的产品,今后还有什么做不到的呢?
2002年,台中立山股份有限公司与陈晓军的杰马公司成功“牵手”,投资成立了杭州立山皮件有限公司。
犹如“小舢板”靠上“大舰艇”,陈晓军终于获得施展才华的新天地!与台企合作,不仅为陈晓军带来了资金、人才、市场,更带来了现代化企业管理的新观念。
在台资支持下,陈晓军放开手脚谋发展:他收购厂房,引进大批先进的机器设备;他引进人才,让公司产品与国际潮流接轨的同时,还让企业管理形成“精细化”特色……公司腾飞了!短短两年多,企业的厂房扩大至两万五千平方米,公司的年销售产值翻了十倍,达到一亿多人民币!
三年后,企业发展的势头更猛!
为了扩大规模适应发展形势,进一步做大箱包产业,考虑到招工和土地资源等因素,他开始把目光投向桐庐以外的天地。2006年开始,除了桐庐本地外,公司还先后在安徽广德、云南玉溪设立生产基地,成立了立山(安徽)箱包有限公司、力高(云南)箱包有限公司,同时吸引来一大批国际化专业人才,从事研发、贸易等工作,为总部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强大的基础。
“杰马”成为纵横驰骋的“骏马”!
公司逐渐成为国内箱包行业的佼佼者!企业蒸蒸日上,很快发展到拥有员工一万两千多人,产品也源源不断地走出国门。与此同时,陈晓军本人也在快速成长:从一名草根创业者成长为目光远大,具有现代化理念的优秀企业管理者。
箱包王国里的中国心
年05月10日 08:52:59
走出国门 发展品牌
常言道“天有不测风云”。
正当企业发展高歌猛进之时,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了!一时间,“山雨欲来风满楼”,海外订单锐减,国外市场大面积萎缩。这对陈晓军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面对发展中的“雄关险隘”,陈晓军沉得住气,弯得下腰,抬得起头。他心里很清楚:要突出“重围”,眼前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尽一切努力打开国内市场!
要打开国内市场,品牌是关键。可多年来,品牌两字恰恰是属于陈晓军的“软肋”和“心病”。
制造,位于整个产业链中的最末端,同时也是最辛苦、资源消耗最大的一个环节。一直以来,中国制造企业大多承担“贴牌加工”的角色,为欧美国家供货。这些由中国人制造的产品,运到国外贴上国外品牌,身价倍增,大把的利润被老外挣走,中国企业赚到的只是几个“辛苦钱”。
“力高”多年来一直为世界名牌做加工。企业生产的箱包贴上国际知名品牌再进口到中国,就成了奢侈品……企业虽然做强做大了,可他始终觉得自己是“保姆”,再忙活,也是“为他人做嫁衣裳”,这让他心里很不是滋味。
陈晓军不甘心!力高的箱包制作技术,明明已经与国际同步,可产品利润空间却不大,究其原因就是“亏”在品牌和营销。说到底,想在市场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就必须变‘保姆’为‘主人’”!陈晓军不由自问: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学好营销?创出属于自己的箱包知名国际品牌?
他心中生出一股豪气:一定要打造国人的世界级品牌,有一天,也让日本等其他国家为“力高”贴牌加工!
可豪气归豪气,现实却很是“骨感”:创品牌不但需要有优势宣传和推广,还需要一个过程,国内外许多知名品牌, 都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沉淀,他等不起。
那么走出贴牌时代,路径在哪里?
也许是缘分?这时,比利时著名箱包企业“海格林”进入他的视线。那是2011年3月,受欧债危机影响,这个百年老店面临亏损,有意转手,正在全球范围内寻找下一个“东家”。
得到这个信息,陈晓军不由得眼前一亮:好大一条“休克鱼”啊!只要给足氧气,定能完美地“激活”!
凭着敏锐的市场判断力,陈晓军旋风似地神速出击。他紧紧抓住时机与“海格林”进行谈判。他怀着志在必得的信念,想不到事情却是出乎意料地顺利:从谈判到完成收购,仅仅用了不到3个月的时间,陈晓军领衔的力高控股,便以3500万欧元的价格,全资收购了这个被比利时人誉为“国家名片”的世界著名箱包品牌及其在欧洲总部的全部股权,一举成为了国际品牌“海格林”的新主人!
超常规的品牌战略,让“力高控股”迈出了超常规的发展步伐:企业原先身处“制造”这个产业链中的最低端——而今一举实现了从产品制造商向品牌营运商的“华丽转身”。公司拥有了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这两端后,等于占据了产业的“微笑曲线”。
有了“海格林”知名品牌,犹如拥有事业发展的“核武器”,公司以全球为版图的发展新战略,全面铺开!
2012年3月6日,公司在美国洛杉矶成立海格林(美洲地区)营销有限公司,“海格林”品牌成功进驻美国一家全球500强百货公司,并首先进驻在美的1200家商店,此举意味着该品牌在美国市场将得到快速扩张……从2011年到2016年的5年时间里,“海格林”迅速完成了在全球的扩张,产品销往50多个国家,店铺达到3000多家,包括进驻了巴黎老佛爷等著名百货店。在大举进军世界的同时,“海格林”开始“横扫”国内市场。2011年9月,“海格林”在香港成立海格林(亚太)有限公司,专门负责除中国以外的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的市场营销;2012年2月1日,“海格林”在上海成立海格林(中国)营销有限公司办事处,2家专卖店成功进驻上海最繁华的商业地段——南京路和淮海路。为了便于统一管理,海格林(中国)营销有限公司在我县迎春商务区立山国际中心成立。
2015年,海格林在“力高”总部发源地“中国最美县”——桐庐举行了一场盛大的“Hedgren海格林”中国行”启动仪式,标志着Hedgren海格林这个国际著名箱包品牌,全面启动中国市场!这些年“海格林”在北京、深圳、杭州等地区也相继开出旗舰店和专卖店,用于采集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需求。这些大数据经过欧洲设计师的分析和研究,“Hedgren海格林”终于在2018年推出了适合中国市场的全新产品系列。
为满足中国消费者购买途径的多样化需求,“Hedgren海格林”已陆续在天猫、京东开旗舰店,消费者可以足不出户就了解到品牌和产品的全部信息,并完成一站式购买。
2016年,在“G20”杭州峰会上,“Hedgren”闪亮登场,“Hedgren”包作为“G20”峰会的媒体包在世界面前亮相,彰显“中国制造”的无限魅力。
“G20”峰会的媒体包,是在十几个国际品牌的箱包中通过盲选脱颖而出的,公司完全凭借实力获得这一机会。
这款产品是比利时设计研发团队开发的新产品之一,其原型是由比利时著名设计师昆特——提安(Gunther Thienpont)设计的户外包。设计团队的专家们花了近 8个月的时间,对设计原型进行了7次修改,直到2016年7月底才最终定稿。“G20媒体包”方形轮廓,为黑、蓝、红三种不同颜色,该包按照人体工学设计,背起来很轻松,能背能拎,放在腿上能当临时打字桌,困了还能当枕头。为了满足媒体人士的需求,该包特意设计成大容量,里面有10多个功能袋,能放笔记本电脑,相机等多功能的装备。“G20”杭州峰会上,随着数千名中外记者穿梭于报道现场,“G20媒体包”挣足世界的眼球,几乎是一夜之间,这一品牌就跃入了人们的视野,不论线上还是线下成了炙手可热的“香饽饽”,形成大卖的旺势。
成功的人不是赢在起点,而是赢在转折点。
陈晓军用他的大视野、大思维、大智慧,在国际箱包业的王国里驰骋,形成“气吞万里如虎”之势,但他的品牌战略,并未就此停步。他的新目标是:“让国际品牌带动自主品牌”。
2015年,力高控股打响了品牌战略第二大战役。比利时是欧洲时尚设计高地,拥有众多时尚研发和设计人才。收购“海格林”后,陈晓军手下将星如云,技术积淀雄厚。他凭借人才和技术优势,通过自主研发,于2015年推出了自主品牌“Hyou”(好优)。这是一个专门针对国内初中生到大学生的箱包品牌,由比利时设计师设计。这款产品大胆采用国际流行色,在具有耐用性、功能性的同时,兼顾外观的美感,一改学生书包黑、灰、蓝的单调颜色,色泽明亮大气,一句话,这款产品展示了“中国匠心”同时又具备十足的国际“潮”范!
箱包王国里的中国心
年05月10日 08:52:59
回归桐庐 做强产业
占领了世界箱包品牌制高点,“力高控股”产品越走越远,而陈晓军“回归本土”的脚步也越走越快。
多年来,他没有听从客户、朋友的建议将总部移到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始终坚守“本业、本土、本色”,在家乡桐庐设立集团总部,为桐庐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他以这种方式诠释着属于他的理想、责任、道义。
2012年,“立山国际中心”总部大楼在迎春南路上拔地而起。陈晓军通过总部打造,引进了大批国际人才,产业进一步做强做大。2015年,公司总投资数亿,创立了安徽皖东南保税物流中心(B型),该基地可同时安放7000个集装箱。这也是全国首家由民营企业投资并主导,政府参与合作的“PPP”创新模式的保税物流中心。此举很好地延伸了“力高控股”的产业链,进一步提高了公司的产业价值,体现出了企业经营的创新理念。
2016年,陈晓军又抛出战略大手笔:在桐庐本土建立生产性综合体——国际箱包智慧产业园。这是“力高控股”发展史上又一次重大“突击”!
该项目规划用地47亩,总建筑面积111300平方米,主要建设集箱包设计、研发、测试、品牌运营于一体的总部办公与研发中心、与国际知名公证行合作共建的国际箱包测试中心、集箱包文化博览与品牌箱包展示为一体的箱包文化博物馆。该项目的实施,也标志着“力高控股”已实现从“箱包制造”到“箱包智造”的大举跨越!
陈晓军在项目中融入自己的“家国情怀”。
2017年投资1.3亿人民币,启动了“书香同城”项目。该项目位于桐庐国际箱包智慧产业园内,配套全球高端“奥克伍德豪景酒店”与一线江景的人才公寓。项目中的三大核心内容为:展现工业设计之美的意大利金圆规(杭州)创新设计研究院;展现生活艺术之美的中国美院艺术画廊;展现箱包历史之美的力高箱包博物馆与箱包定制工作室。
该项目同时配套高端轻质餐饮、特色剧院、台湾手工伴手礼、高科技潮流娱乐空间、素质教育培训基地等业态。总体项目面积为32000平方米。“书香同城”旨在为山水桐庐打造一个复合式文化生活空间,传播一种以书为核心的生活方式。
如今“书香同城”主体项目已完成,将在2019年开业,它必将成为我县的“文创高地”与旅游金名片!而通过“书香同城”传播地方文化,全面提升县域人民的文化素养,为县里“招才引智”提供平台,正是陈晓军最大的心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