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元起家,他用36年把公司做到55亿元,现在却为何受困?
2016年9月28日,南方的天气还是很炎热。吴志泽的56岁生日就在这天,但他却没有多少喜悦。2016年8月26日,浙江报喜鸟服饰股份有限公司(SZ. 002154,以下简称“报喜鸟”)发布2016年上半年财报。财报显示,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报喜鸟实现营业收入9.25亿元,净利润为—0.97亿元。据悉,自2007年上市以来,这是报喜鸟首次在财报中公告亏损。
这家上市服装企业的创始人和董事长,正是吴志泽。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efa0006b8e64f5830e2~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35475157&x-signature=LBTV4G1WBewQMB7WP2dkZlnAcVM%3D
▲报喜鸟集团董事长吴志泽。
此前,报喜鸟连年实现营收、利润保持10%增长,直至2013年增长率才开始下降。一向报喜的报喜鸟首次“报忧”,这是怎么了?
500元起家
吴志泽生于浙江永嘉,1977年高中毕业即开始经商。一开始,吴志泽依靠推销发卡、纽扣等小商品的小生意,积攒了人生第一桶金。
1980年,吴志泽来到温州,以500元起家创办服装加工厂。凭借弟弟加工服装的技术,吴志泽本可带教更多工人加工更多订单,但他看到了趋势——品牌。
1987年,国家成立工商局,开始对知识产权市场进行规范。当地工商局开始查处假冒服装,大批工厂被关。
由于在工商局登记注册了温州第一个服装商标“嘉利士”,吴志泽不但未被查处,更开始了自营品牌的创业新历程。
当时,国内消费者的消费水平普遍仍处在功能性消费的阶段,吴志泽虽然创建了自己的品牌“嘉利士”,但也只是停留在满足相对低端的功能性消费需求上。
尽管如此,吴志泽的纳士制衣公司还是在10年内积累了2000多万元的资产,工厂规模达到中型工厂。
90年代,国内服装市场供应出现饱和,服装企业已经很难仅靠服装的功能性来维持竞争力。
在温州,“嘉利士”面临着这个问题,同等规模的“报喜鸟”和“奥斯特”同样也面临这样的问题。在经过多次酝酿之后,1996年3月18日上述三家服装企业达成共识——组建成立浙江报喜鸟服装集团。
三家中型公司组建而成的集团就此有了与大工厂竞争的实力。而“报喜鸟”是温州土生土长的民族服装品牌,出于品牌对文化支持的需要,新公司决定继续使用这一品牌。报喜鸟由此而来。
2001年,报喜鸟完成了股份制改造,成立浙江报喜鸟服饰股份有限公司,完成家族式企业向现代公司过渡。
“把品牌做到骨子里”
早在90年代初,吴志泽就已在国外考察中发现品牌效应——“同样质地的服装,人家琅琅上口的品牌可以卖3000块,中国的衣服300块都不见得有人买”。
在邀请明星代言成风的当时,吴志泽选择了“硬汉”任达华作为报喜鸟的形象代言人。
然后,他又领着任达华和刚从意大利聘请过来的高级工艺师安东尼奥在全国几大城市做了8场巡回演出,让明星效应成倍扩大的同时,也第一次让中国消费者了解了服装工艺的重要性。
任达华之后,任贤齐、古天乐相继成为报喜鸟形象代言人;同时,他还花巨资聘请国外工艺师加盟,让报喜鸟的档次迅速提升到高级领域。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f790004419ca2da7781~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35475157&x-signature=pZGhwbSq6e6mMHMP5Mkw0MCjWt4%3D
▲报喜鸟代言人古天乐。
这些动作之后,报喜鸟渐渐成了“中国本土最早的高品位男装”。
1999年,报喜鸟在全国市场散开CS顾客满意工程“为顾客服务”,宣称“报喜鸟全国统一价、永不打折”。在打折盛行之时,逆风而行的报喜鸟在前三个月中几乎全无生意,甚至还一度引发消费者联合抗议。
报喜鸟的定位是高端男装,不打折正好满足了拥有一定社会地位的男性的心理需求。于是,这一品牌硬是扛了下来。
2001年开始,报喜鸟全面启动“多品牌经营、跨行业发展”战略,推出宝鸟等多个服装品牌。
吴志泽认为,中国服装品牌的内涵一定要和五千年优秀文化、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设计元素特色结合起来,这就是报喜鸟不断成长的根基,是报喜鸟的“中国式图腾”。
2005年10月18日,报喜鸟选择以古文明中国的原创发源地敦煌为切入点,在敦煌举行报喜鸟2005“天垂丽象”品牌概念发布会。这场大型发布会在运用国际表现手法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强调东方文化的神韵。
敦煌之行开启了吴志泽依托民族文化打造世界品牌的序幕,也开始了他文化探索的苦旅。
转型成与败
早在2000年,吴志泽就将报喜鸟的触角伸向了房产业,成立温州市中楠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此后中国楼市大涨,报喜鸟的第一次多元化尝试获得极大成功。
https://p26-sign.toutiaoimg.com/f760006aed8507347e7~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35475157&x-signature=sw1xcf6xSTL1UQiPpU0PIH2LX8w%3D
▲报喜鸟门店。
根据亿邦动力网消息,2015年2月,报喜鸟4500万元入股了从事社交电商业务的小鬼网络布局电商业务;2015年3月,报喜鸟2500万元增资了从事电商和信用数据的互联网企业仁仁科技。
2015年5月,报喜鸟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报喜鸟创投战略投资互联网金融公司温州贷和口袋理财,双方共同成立“小鱼金融信息服务公司”。其中,报喜鸟创投投资5500万元,持有小鱼金服10%股权。报喜鸟副董事长周信忠投资1375万元,持有2.5%股权。自然人股东温州贷CEO虞凌云持有52.5%股份。
吴志泽表示,报喜鸟大力推动服装主业转型升级同时,将积极介入新型业务,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互联网金融业务将发展为公司第二主业。
尽管墙外花开不断,报喜鸟的墙内却略显萧条,主营业务服装“报忧”不断。首亏近亿元外,财报显示2016年上半年报喜鸟关店数量高达上百家。
自2015年起,报喜鸟就为主营业务启动了一系列多元化转型,加大全品类私人定制业务。公开资料显示,报喜鸟公司计划在三年内发展1000家智能裁缝创业平台、1000家婚庆定制合作项目,同时通过上海宝鸟工厂对接1000家全球私人定制店,实现公司多元化全品类O2O加C2B的经营模式。
北京商报记者发现,截至2016年上半年报喜鸟私人定制业务虽然有所提升,但收入仅由2015年的占比15%-16%提升至20%,距离吴志泽曾公开向媒体表示的“预计2018年业务销售额占比达到生产规模的50%”仍有较大差距。
服鞋行业倒闭潮下,民族品牌纷纷亏损或倒闭,报喜鸟何时再报喜?
页:
[1]